摘要:作者:匠匠老师孩子行为与情绪问题,时常困扰着广大父母群体,具体表现在乱发脾气、行为冲动、不懂合作……因为一点点小事就生气的孩子,我们该拿他怎么办呢?本期我们育儿师拜访的这个家庭,爸爸妈妈平时工作都很忙,没有多少时间可以陪孩子,而我们的“小主...
作者:匠匠老师
孩子行为与情绪问题,时常困扰着广大父母群体,具体表现在乱发脾气、行为冲动、不懂合作……因为一点点小事就生气的孩子,我们该拿他怎么办呢?
本期我们育儿师拜访的这个家庭,爸爸妈妈平时工作都很忙,没有多少时间可以陪孩子,而我们的“小主人公”皮皮,是一个五岁大的小男生。
皮皮有着一些小问题,比如:早上不愿意起床,一大早就会哭闹;上幼儿园也不肯和小朋友玩,不能融入群体,妈妈一离开就要哭……
而育儿师刚到皮皮家时,就听见房间里传来孩子的哭闹声:“你们给我回家去!”原来,皮皮正在向妈妈控诉,哭喊着说不希望别的小朋友来自己家玩。
除此之外,育儿师还发现,皮皮跟其他小朋友相处时,还存在着两个比较明显问题:
❶ 跟小朋友说话时,皮皮所有的语气都是命令式的,总是指挥别人怎么玩;
❷ 小朋友们离开后,妈妈让皮皮整理玩具,皮皮会“整理”得特别认真,可与其说是在整理,皮皮更像是在清点玩具,检查玩具有没有减少或损坏。
因为玩具整理得很好,妈妈奖励皮皮可以在吃饭前看一小会儿动画片,可当饭菜都摆上桌时,皮皮还是不肯关上电视机去吃饭,而是一边看动画片,一边不时地偷瞄爸爸妈妈,等着爸妈“三求四请”地喊自己去吃饭。
好不容易把皮皮哄去吃饭,可皮皮总是边吃边玩,妈妈只好给皮皮下了最后通牒:“三分钟内不把饭吃完,就不许看电视。”
皮皮一听就急了,他开始折腾道:“我要四分钟嘛!”正在一旁看电视的爸爸也不耐烦地对妈妈说:“你就多给他一分钟嘛。”可妈妈依然坚持自己的立场,不肯退让。
当皮皮愤怒地冲妈妈大喊:“你这个大坏蛋”时,妈妈却戏谑地回道:“嘿,我就是大坏蛋!”,妈妈不经意的一句话彻底激怒了皮皮,皮皮开始了无休止的哭闹……
通过一天的观察,育儿师发现皮皮主要有这3个行为问题:
❶ 擅于“察言观色”,所以和别的小朋友相处时戒备心很强;
❷ 跟小朋友说话时,皮皮的“指令性”语言比较多,像个高高在上的“领导者”;
❸ 遇到困难不会主动寻求帮助,更不善于与人合作,长此以往,皮皮会越来越难与别人成为朋友。
另外,在与爸爸妈妈的谈话中,育儿师发现,他们对儿子皮皮行为问题的好坏,定义的标准是不一样的。比如:妈妈觉得皮皮应该在3分钟内吃完饭,可爸爸觉得4分钟也不是不行,干嘛偏纠结这么一会儿时间,惹得孩子发火呢?
育儿师观察到了这些问题后,又会给出什么样的解决建议呢?首先,我们需要在家庭内部,树立一套大家都认可的行为规范。
育儿师准备了一块画着“皮皮行为记录表”的小黑板,表格分为左右两部分:左边是皮皮需要学习的、好的行为,例如:懂得分享、主动表达、控制情绪等;右边是皮皮还需改正的不良行为,例如:霸道无理、哭闹不止、耍赖皮等。当皮皮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相应行为时,爸爸妈妈可以在表格上打√做记录。
家长要注意到,自己平时对孩子说话的语气,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感受。育儿师先是准备了几段不同语境的录音,让妈妈听完后分辨出语音里的情绪并写出当下的感受。通过这一测试,妈妈才发现自己平时对皮皮说教时的语气不够真诚,让皮皮觉得自己没被尊重,所以皮皮才会愈加生气,进而做出更加激烈的举动。
在辅导的最后,育儿师给爸爸妈妈设立了一个小游戏:“营救爸爸”。在这个游戏中,爸爸会被“困”在一个小角落,妈妈和皮皮需要完成3个任务,集齐3个彩球,才能救出爸爸一家团聚。这三个任务分别是:
❶ 向指定的人说出:“我需要你的帮助”;
❷ 寻求其他小朋友的帮助,并听从意见一起玩耍;
❸ 和别人一起复原自己不小心破坏的积木。通过这3个小任务,皮皮开始学会如何与别人交流、合作。
每个家长都该明白,当孩子出现问题时,并不是因为孩子天生就有多不好,而是父母平时不经意的语言习惯和简单粗暴的解决方式,让孩子觉得自己不受尊重,内心缺乏安全感,他想要证明自己,捍卫自己,所以才会做出一系列令大人头疼的举动。因此,想要解决孩子的行为问题,父母要做到以下几点:
❶ 在日常生活中,多花点时间陪伴孩子很重要,但要让陪伴变得更有质量,父母平时还需多观察孩子的行为,发现孩子更多的优缺点,做更懂他的人。
❷ 发生冲突时不要急着与孩子争执,而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事情,试着感受孩子内心的想法,与孩子共情同理.
❸ 父母需要建立一套行为规范,与孩子共同遵守,并且要成为孩子的榜样,温和而坚定地引导孩子走出情绪的漩涡。